據報道,10月19日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王仲穎在《中國風電發展路線圖2050》報告發布會上預測,到2020、2030和2050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將分別達到2億、4億和10億千瓦,分別滿足當時5%、8%與17%的電力需求。該報告預測,從2011-2050年,由風電開發帶來的累積投資將達到12萬億元。隨著風電技術進步和開發規模擴大,以及煤電成本的增加,預計在2020年中國陸上風電成本將與煤炭發電成本持平。預計到2050年,我國風電裝機將達10億千瓦,滿足17%的國內電力需求,2020年后,國內風電價格將低于煤電的價格,國內現行的風力發電補貼政策將逐步取消、退出。
風能是可再生、無污染、能量大、前景廣的能源,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是世界各國的戰略選擇。我國也在大力發展風電產業,2010年底,我國風電裝機總容量達到4473.3萬千瓦,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風電并網容量也達到了2956萬千瓦。但價格競爭、裝機增長過快以及并網的問題導致目前風電企業的業績下滑,國內風電發展一直深受并網難的困擾,尤其是近期頻發的風電機組脫網事故,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風電并網問題的復雜性。
國家能源局8月底正式印發《風電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該辦法明確了地方上馬風電項目須經能源局批復,此舉或使國內風電發展速度趨緩,但是也有助于行業整合與轉型升級。擁有先進技術、質量優異、高可靠性、高效率風機的風電設備公司和大型的風電運營商將迎來良好的市場發展前景。
此外,由于海上風能資源豐富穩定,風電場開發已呈現由陸上向近海發展的趨勢。資料顯示,目前全球海上風電的主要機型有VESTAS的3MW,SIEMENS的3.6MW,REPOWER的5MW,以及華銳風電的3MW機型,5MW及5MW以上風電機組將是未來海上機組的發展方向。
王仲穎稱,未來40年,我國陸地、近海、遠海風電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到2030~2050年,每年新增裝機約3000萬千瓦,占全國新增裝機的一半左右。
該路線圖設定的發展目標是:到2020、2030和2050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將分別達到2億、4億和10億千瓦,成為中國的主要電源之一,到2050年,風電將滿足國內17%的電力需求。
未來風電發展的布局是:2020年以前以陸上風電為主,開展海上風電示范;2021~2030年,陸上、近海風電并重發展,并開展遠海風電示范;2031~2050年,實現東中西部陸上風電和近遠海風電的全面發展。
據預測,到2050年,中國電力消費量將分別達到13萬億千瓦時,在現有風電技術條件下,中國風能資源足夠支撐10億千瓦以上的風電裝機。
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累計吊裝容量和并網運營容量分別達到4146萬千瓦和3131萬千瓦,2010年全國風電上網電量約500億千瓦,占當年全社會用電量4.2萬億千瓦時的1.2%。
“路線圖是對未來風電產業發展的預測和設想,可為國家發改委等部門下一步制定風電產業發展規劃提供好的建議和依據,以及幫助。”發改委能源所所長韓文科說道。